首页 > 精选要闻 > 宝藏问答 >

重足而立是什么意思

更新时间:发布时间:

问题描述:

重足而立是什么意思,麻烦给回复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8-05 01:20:58

重足而立是什么意思】“重足而立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怒曰:‘此沛公之恶也!’乃令军中曰:‘敢有言入关者死!’于是诸将皆莫敢言。项王遂西入关,屠咸阳,烧秦宫室,火三日不灭,收其货宝妇女而东。……诸侯皆畏项王,重足而立。”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非常害怕,紧张到不敢动弹,双脚并拢站立,形容极度恐惧的状态。

一、成语解释

项目 内容
成语 重足而立
拼音 chóng zú ér lì
出处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释义 形容因极度恐惧而不敢移动,双脚并拢站立。
用法 多用于描写人在极度紧张或害怕时的状态。
近义词 胆战心惊、惊惶失措、战战兢兢
反义词 镇定自若、从容不迫、泰然自若

二、成语来源与用法分析

“重足而立”最早出现在《史记》中,是描述项羽在进入关中后,诸侯对他极为畏惧的情景。当时项羽威震四方,诸侯见到他都不敢轻举妄动,只能“重足而立”,表现出极大的敬畏和恐惧。

在现代汉语中,“重足而立”虽不常用,但在文学作品或历史类文章中仍能见到它的使用,用来渲染紧张氛围或表现人物心理状态。

三、使用示例

1. 古文示例

“诸侯皆畏项王,重足而立。”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2. 现代用法

- 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时,他吓得重足而立,连话都说不出来。

- 听到老师宣布考试时间,全班同学都重足而立,气氛异常紧张。

四、总结

“重足而立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来形容人在极度恐惧或紧张时的状态。它不仅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,也能在现代语境中准确表达一种心理反应。虽然使用频率不高,但其表达力强,适合用于文学创作或正式写作中,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
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出处、含义及使用场景,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方式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