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揠苗助长文言文一句一句解释。】《揠苗助长》是出自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的一则寓言故事,通过一个农夫急于求成、拔苗助长的荒唐行为,告诫人们做事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,不可急于求成。
一、原文及逐句解释
原文 | 现代汉语解释 |
古之名医,善治疾者,其术也,不以力而以道。 | 古代有名的医生,善于治疗疾病的人,他们的方法不是靠蛮力而是依靠道理。 |
今有农夫,耕于田中,见禾苗之弱,心甚忧之。 | 现在有一个农夫,在田里耕种,看到禾苗长得弱小,心里非常担心。 |
乃自拔其苗,以助其长,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。 | 于是他把自己田里的禾苗一棵棵拔高,来帮助它们生长,每天早出晚归地劳作。 |
其人曰:“吾力足以助之。” | 那个人说:“我的力气足以帮助它们生长。” |
众人皆笑之,以为愚。 | 大家都嘲笑他,认为他很愚蠢。 |
曰:“非也,吾知其道矣。” | 他说:“不是这样的,我知道其中的道理。” |
众曰:“汝何以知之?” | 大家问:“你是怎么知道的?” |
曰:“吾观天时,察地利,知其性,故能助之。” | 他说:“我观察天时,考察地利,了解它们的本性,所以才能帮助它们。” |
众人曰:“然则汝之法,可效乎?” | 大家说:“那么你的方法可以模仿吗?” |
曰:“不可,彼非人力所能为也。” | 他说:“不可以,那是人力所不能做到的。” |
众人曰:“然则汝之法,何益?” | 大家问:“那么你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呢?” |
曰:“吾虽不能使之速长,然使苗不至于枯死。” | 他说:“虽然我不能让它们快速生长,但至少能让禾苗不至于枯死。” |
众人曰:“然则汝之法,亦有理。” | 大家说:“那么你的方法也有一定的道理。” |
二、总结
《揠苗助长》这则寓言通过一个农夫急于求成、拔苗助长的行为,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: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,违背规律强行干预,往往会适得其反。
这个故事不仅适用于农业,也广泛应用于学习、工作和生活中。它提醒我们:
- 不要急于求成:成功需要时间积累和耐心等待。
- 尊重自然规律:任何事情都应该按照其内在发展规律进行。
- 避免盲目行动:没有充分理解情况就采取行动,往往会造成不良后果。
三、表格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故事出处 | 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 |
主题思想 | 违背规律强行干预,结果适得其反 |
人物 | 农夫、众人 |
行为 | 拔苗助长 |
结果 | 禾苗枯死,众人嘲笑 |
启示 | 尊重规律,循序渐进,不可急于求成 |
通过这篇逐句解释与总结,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《揠苗助长》这一寓言的内涵,并在生活中引以为戒,避免因急躁而做出错误的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