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鸱张鼠伏的意思是什么】“鸱张鼠伏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某些人或势力在表面上显得嚣张狂妄,但实际上却隐藏得非常深,不敢公开露面。这个成语结合了“鸱张”和“鼠伏”两个部分,分别代表不同的状态。
一、成语解析
- 鸱张:鸱是一种猫头鹰,古人认为鸱鸟性情凶猛,常用来比喻人嚣张、傲慢、不可一世的样子。
- 鼠伏:鼠是胆小怕事的动物,伏则是藏匿、躲藏的意思。所以“鼠伏”指的是像老鼠一样躲在暗处,不敢出头。
结合起来,“鸱张鼠伏”形容的是那些表面装得很大胆、很强势,实际上却内心怯懦、畏缩不前的人或行为。
二、用法与语境
该成语多用于描述一些人的行为特点,常见于文学作品、历史评论或讽刺文章中。它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,常用于批评那些虚张声势、外强中干、不敢正面面对问题的人。
三、总结对比表
词语 | 含义 | 比喻意义 | 使用场合 | 色彩 |
鸱张 | 嚣张、傲慢 | 表面强硬 | 描述态度 | 贬义 |
鼠伏 | 躲藏、隐匿 | 实际软弱 | 描述行为 | 贬义 |
鸱张鼠伏 | 表面嚣张,实际胆怯 | 外强中干 | 批评人物行为 | 贬义 |
四、例句参考
1. 他虽然在会议上大声发言,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,实则是个鸱张鼠伏之人,关键时刻从不承担责任。
2. 这些人平时鸱张鼠伏,遇到真正困难时却躲得比谁都快。
五、结语
“鸱张鼠伏”这一成语形象地揭示了人性中一种矛盾的表现:外表张扬,内心怯懦。它提醒我们,在评价一个人时,不能仅凭表面行为下定论,而应更深入地了解其本质与动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