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天干地支分别是什么】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用来纪年、纪月、纪日和纪时的一种系统,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。它们不仅在传统历法中扮演重要角色,也常用于命理学、风水等领域。下面将对天干和地支进行简要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内容。
一、天干简介
天干共有十个,分别是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。它们按顺序排列,代表十种基本元素或五行属性。天干主要用于纪年、纪日和纪时辰,每六十年为一个周期,称为“六十甲子”。
- 五行属性:
- 甲、乙属木
- 丙、丁属火
- 戊、己属土
- 庚、辛属金
- 壬、癸属水
二、地支简介
地支共有十二个,分别是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地支与天干配合使用,形成“干支纪年法”。地支还与生肖相对应,每个地支对应一个动物,如子鼠、丑牛等。
- 五行属性:
- 子、亥属水
- 丑、未属土
- 寅、卯属木
- 辰、戌属土
- 巳、午属火
- 申、酉属金
三、天干地支对照表
天干 | 地支 | 对应生肖 | 五行属性 |
甲 | 子 | 鼠 | 木 |
乙 | 丑 | 牛 | 木 |
丙 | 寅 | 虎 | 火 |
丁 | 卯 | 兔 | 火 |
戊 | 辰 | 龙 | 土 |
己 | 巳 | 蛇 | 土 |
庚 | 午 | 马 | 金 |
辛 | 未 | 羊 | 金 |
壬 | 申 | 猴 | 水 |
癸 | 酉 | 鸡 | 水 |
甲 | 戌 | 狗 | 木 |
乙 | 亥 | 猪 | 木 |
四、总结
天干和地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们不仅用于记录时间,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自然规律。通过天干地支的组合,可以推算出年份、月份、日期乃至时辰,因此在古代社会中被广泛应用。了解天干地支的基本知识,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。